第(2/3)页 “真当我们是求着她买货呢?我们差她那仨瓜俩枣的?” “敢在我们的土地上撒野,小林,办她!” 不得不说,自打签了五百万的合同后,汪叔现在极有底气。 汪潇的红色血液沸腾着,把林念禾也点燃了。 她站起来:“得嘞,那我办事儿去,这边就交给你们了。” 王淑梅倒还冷静,朝林念禾点了点头:“你去吧,我会努力的。” “好,别有压力。” 林念禾再次拍了拍王淑梅的肩膀,绕出展位离开。 她没去其他展位或会场,而是直奔黄部长的办公室。 她到时黄部长正要走,见她来了便笑:“幺儿,来给昀承打电话?” “那倒也不是,”林念禾干笑,“我想看一下米兰的外商名单。” “看啷个做啥子?”黄部长疑惑看她。 “原本物色的合作方出了点儿岔子,我想换个人,但时间有些来不及,守株待兔行不通。”林念禾没隐瞒原因,直接说。 黄部长琢磨了一会儿,点头:“行,你过来。” 黄部长带林念禾进了办公室,给她找出一本名册,示意她自己找:“我还得去开会,你自己看噻。” “好嘞,谢谢黄伯伯。” 林念禾坐到桌后,珍而重之的翻开了这本厚重的名册。 在林念禾看来,这哪是名册啊,这都是小钱钱! 她一页页的看,遇见可能有用的人名就抄下来,一条条信息,足足抄了三页纸。 在米兰外商的分页处,她着重考量分析了许久。 有些尴尬,来自米兰的外商只有三家。这毕竟只是一个市,数量不多才正常。 这其中并不包括妮诗家,她家的主要产业虽然在米兰,实际却是法国人。来自米兰的三家中,一家是做五金生意的,一家是做粮食生意的,第三家倒是做零售的,但林念禾翻遍脑海中的记忆也没想起来这家姓罗西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她没法子,反锁上办公室的门,从空间里拿出平板电脑,在早先下载好的各种电子书里查资料。 足足查了四个平板电脑,她终于找到了疑似罗西家的几句介绍。 “安东尼·罗西,生于米兰贫苦鞋匠家庭,自幼随父亲学习制鞋技艺,父亲离世后无力支撑鞋铺,改卖蜡烛,因战时提供大量蜡烛并救助军人受到奖赏。安东尼之子卡帕萨用这笔钱盘下了相邻的四家商铺做杂货生意,后因经营不善相继关闭三家店铺。同年,卡帕萨于大运河翻船事件中英勇救助18名儿童再次受到表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