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会儿的照相机可真是稀罕物,寻常人家一年到头都未必舍得拍一张照,这一台照相机都快赶上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了,更别提还要一直用胶卷供着它。 林念禾撇了撇嘴,正想吐槽两句,却突然想起来:“哎,那你没事儿的话去拍几张天安门的照片,再去北大拍两张,多洗几张照片出来,我回去送人。” “得嘞,您擎好吧。” “哎你先别急着走,等会儿跟我去供销社,拍一点儿大家排队买头花的盛况,拿回去让汪叔他们乐呵乐呵。” “行!看我的!” 谢宇飞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正事,他每天兜里揣着两卷胶卷,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瞧着比那些顽主还不正经。 谢家二姐在小弟接连一星期早出晚归后就后悔了,她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干了件糊涂事,怎么就脑袋一热给这小没正行的买了个玩物呢? 谢二姐没担心太久,因为在当天的华夏日报上,赫然有一张照片下写着谢宇飞的大名。 那篇文章的题目是: 《落后工厂焕新机,头花生产创辉煌》 谢二姐本以为文章配的照片只是一个与谢宇飞同名的人拍的,直至她看到了本篇文章的作者—— 林念禾 这回不用怀疑了,不可能有两个重名的。 谢二姐粗略扫了眼文章内容,眼睛盯着小弟拍的那张照片怎么都挪不开。 别说,这小崽子拍的照片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华夏日报影响力非凡,从十点钟开始,京城供销社主任的电话就没断过,下午的时候,兰县纺织厂的电话也被挖了出来,计厂长陷入了愉悦却痛苦的接电话和拒绝中。 他倒是不想拒绝,可年前沪市纺织厂也来订了每月八万个头花的供货,那之后他就得到了死命令——春交会前不再接受新订单。 “还得是小林呐,你看看、看看!这叫什么?这就叫笔杆子也能捅破天!” 汪潇抖着报纸,朝身边的小干事说:“把报纸送去广播站,让广播员连着广播一星期!” 小干事经历过社会的险恶后,明显学会了什么叫谨言慎行:“领导,那用不用让广播员把你的评语也广播出去?要不林同志回来没人跟她转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