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严子休好像知道大家的想法,补充道:“没错,仅仅是一部经的名字,其实都可以用来修行。古人说,因名知法,因法起行,得解脱果。就是从名字领悟智慧,以智慧引导修行,以修行证得妙果。” 黄老先生听了非常欢喜,合掌致谢而坐。 武婉教授起身:“严老师刚才说到,世界的本质就是愿力。我想请教,诸佛的净土可以说是愿力所成,娑婆世界阎浮国土也是愿力所成吗?”看来她对经典有一定的研究。 “是的。愿力有两种,一种是自觉的清净愿力,充满智慧;一种是盲目的愿力。一般人只知道诸佛有愿力,不知道众生也有愿力。娑婆国土就是众生愿力交织而成,由于众生的愿力是无常的,所以娑婆国土也是无常的。” 武教授有些困惑:“不都是说众生只有业力吗?” “业力就是盲目的愿力。”严子休微微一笑,“只要智慧一开,业力就能转为愿力。” “业力就是盲目的愿力,能不能给举个例子?”武教授问道。 “我举两个例子。比如有的人,喜欢向父母讨好。如果要不到那个好,受到伤害,会远离父母一阵子。可伤势稍微痊愈,又去讨好父母。讨好吧不自在,不讨好吧不安心。反复折腾。这就是因为当事人的心里有个求认同的愿力在驱动。因为业力的表现是不由自主,所以这种行为表面看着像是业力,而究其本质还是潜藏心灵深处、未被看到的愿力。” “再比如有的人,从小因为贫穷被人瞧不起,暗暗立志要活出一个样子给那些人看,让那些人知道他们看错人了。后来就一直努力奋斗,虽然通过打拼出人头地,证明成功了;但此人依然要强不已,最后把自己累得像狗一样。累,又不敢歇,还对自己这种奇怪的模式不理解。此人也是忘记了当年自己立的志。志,就是愿。” 第二个例子,可是触动了不少人。要知道这里是港岛,几乎人人都努力打拼,要做人上人。 很多人一听,自己搞得这么累,原来是证明给几个人看啊。真是太亏了。现在听了严医生几句话,就看清了驱动自己多年的模式,这讲座物超所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