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我们今天的活动分为三大项。第一是鉴别古琴,第二是欣赏名琴,第三是琴艺交流。”蔡高阳宣布道,“下面是第一项,鉴别古琴。有请古琴鉴藏家黄兴文先生主持。” 蔡高阳说完,下台走到严子休身边坐下。 须发皆白的黄老先生起身说道:“各位嘉宾,各位好友,古琴作为一种器物,除了满足古琴演奏家的需求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存世的50余种不同风格的古琴造型,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由于古琴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一些艺术价值不高的仿品也频现于各大文物交易场所。因此,如何鉴赏和收藏古琴已成为艺术品收藏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说得是啊。”下面的观众频频点头。所谓术业有专攻。黄老先生的话,一听就是行家里手。 黄老先生拍了拍手,两位佣人抬上一个琴箱。 佣人打开琴箱,小心翼翼地把一张古琴取出来放在书桌上。书桌较高,大家都能看到。 “诸位觉得此琴如何?”黄老先生笑问。 观众们议论纷纷,此琴古色古香,线条、弧度都较自然,冠角的用料、雕刻也很精美。但到底如何,隔行如隔山,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蔡高阳对严子休说:“有人认为这是一张元琴,价值八十万港币。” 严子休用望气诀和时光回溯术看了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他这一摇头,被黄老先生看到了:“这位严小友,可是有话要说?” 严子休不得已,起身说道:“此琴为新旧搭配而成,价值不高。” 除了黄老先生之外,其他人都是一愣:这严医生居然还懂古琴鉴别? 黄老先生抚须笑道:“严小友可愿意进一步加以说明?” “此琴没有旧气,除额头部位和二弦以外六徽至七徽间、底面的尾部是真流水断外,其余部分的断纹皆十分生硬,即是证据。” “哈哈,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此琴新旧搭配,价值不高。好,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老夫展示此琴的目的,就是提醒大家,收藏古琴时不要随意出手。严小友请就座。” 下面的观众都感觉这里面的水好深,没有真正的专家保驾护航,确实不能冲动。 台下站起一位女观众,三十多岁,相貌端庄:“黄老先生,我叫顾映之。最近买到一张琴,不知道能否麻烦您给鉴别鉴别?” 得到黄老先生应允后,她一招手,佣人们抬上一个琴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