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般来说,实际上,这种组合套曲,在大主题切换的过程中,也是可以鼓掌的。 但一般很少见。 许多欣赏古典音乐的人,是非常在意完整度的。 感受整部完整作品带来的情绪起伏,故事内容是很重要的。 比如李少杰这次的节目《四季》。 四个段落春夏秋冬,最好还是整个欣赏下来,去感悟一整年的故事变化与场景。 但这夏的第三乐章带来的震撼感实在是太过强烈。 少见的,观众们在这里便开始了炽热的掌声。 李少杰回过身,对观众们还礼的过程中,等待片刻,做出了“停”的手势。 观众们相当配合。 整个金色大厅,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无疑是令人震撼的。 一个指挥家,能做到什么程度,很大的一个评判方面,便是“掌控度”! 是否可以掌控每一个音符的变化。 是否可以掌控所有乐手的演奏。 是否可以掌控观众们的情绪。 而如今,李少杰做出了教科书般的示范。 何为指挥家的天花板! 就仿佛“神说:要有光”一般。 让乐团停,就瞬间寂静,让波澜壮阔迅速切换成细腻微声便迅速切换。 让观众安静,就瞬间安静! 这掌控力,堪称无与伦比! 在音乐的世界中,有个绝对的真理。 乐器无高下之分! 纵使是一个甚至没有考级概念,乐团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角色,乐手几乎完全是兼职兼任的......打击乐的三角铁! 也绝不是如此简单。 每一种乐器被创造出来,都有需要它的地方,每一种乐器的色彩也全都是独特的。 就好像......虽然美术标准中是36种颜色,但真正运用到画卷中的颜色,却千奇百怪。 美术的大师,可以开发出色彩无穷无尽的世界。 对于音乐家来说,何为大师? 那便是尽可能更多的挖掘乐器的潜力,展现出更多的色彩。 就在这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西洋弦乐器的各种潜能,被开发到了一个极致。 这需要作曲家对小提琴极高的理解。 需要作曲家对整个音乐架构与美学的高度。 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家去指导,以及技艺精湛的弦乐手们将自己的部分演奏到完美。 才会有这次维也纳金色大厅中表演的《四季》! 接下来。 收获的金秋,农夫饮酒作乐,欢快活跃。 黎明出发,随着号角,带着猎犬与枪支前去狩猎。 搏斗中,猎物精疲力尽,受伤而逃,最后被猎人狩猎。 冬日的大雪纷飞,在火炉旁眺望雪景,舒适而又温暖。 经过了春日播种,夏日的艰难,秋日收获足以过冬的物资后,在寒冷与萧瑟中,却过着惬意的生活。 于冰上嬉戏的滑稽姿态,如美丽圣诞树下的其乐融融,全家团圆。 冬天固然萧瑟。 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乡村生活的一年四季轮回,一幅幅画面,由弦乐构造,展现在人们面前。 配上这十四行诗。 简直堪称是一部伟大而美妙的作品。 四季结束演出。 欢呼声终于可以彻底扬起! 整个维也纳金色大厅中的观众,全部都狂热的呼唤着李少杰的名字。 “Jay!!” “Jay!!!” 掌声,经久不息。 这经久不息,起码维持了接近三分钟以上。 这是挑剔的维也纳观众们,对取悦了他们的音乐家,表现尊敬的方式。 没有观众会埋怨鼓掌时间长,也没有音乐家会嫌弃鼓掌时间长! 完美的表演! 纵使舞台上撤光,只剩下李少杰一人,掌声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直到维也纳爱乐乐团上到舞台上后,掌声才停息。 此时,看向李少杰的目光,几乎清一色的狂热。 包括准备一起演奏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手们!! 能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是指挥家的荣幸,能让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作品,是作曲家的荣幸。 可换个角度。 能演奏李少杰的作品,能让李少杰本人来指挥。 看在维也纳爱乐乐团人的眼中,又何尝不是他们的荣幸?! 为了对李少杰变大最大的尊重。 乐手们在依次的上台后,都会对李少杰微微鞠躬。 这一幕,放在整个音乐史中,都实在是太过少见! “这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观众们在这个间隙中,忍不住互相交流了起来。 “我的天,我甚至不敢想象,Jay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合作,又会唤醒什么样的怪物!” “他让我感觉到了一种恐惧感,仿佛是在挑战上帝的权柄......” “音乐家能做到这一步,距离神,似乎真的也只有一步了......” 观众们的交流中,对李少杰简直是极致的推崇。 古典音乐,什么叫古典音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