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到了金色大厅后,李少杰一行人不免有些感慨。 曾在1998年左右。 民族乐团的前辈们,曾经来到过这里进行首演。 一晃近二十年的岁月,这一代的民族乐团,又再一次来到了这个舞台之上。 有种“历史的接力棒”的感觉。 尤其是一起来的金教授,更是感觉唏嘘不已。 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李少杰。 颁给李少杰“荣誉指挥”,以及聘请李少杰成为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名誉教授”这些事,不只是单纯送出一个荣誉罢了。 几乎可以能够猜到,今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李少杰很有机会!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世界来看,那都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能为这私营的爱乐乐团提供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对新年音乐会指挥家的筛选,极其严格。 最好有维也纳的音乐血统,即在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学习过或者进修过。 然后会让全体乐团成员投票表决。 登上金色大厅舞台的中国指挥家也有不少。 但一,指挥的是维也纳爱乐乐团,二,指挥的演出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满足这两个真正成就的中国指挥家,目前...... 一个没有!! 李少杰仅仅是有一点机会,有一点趋势。 就已经让金教授的心脏开始剧烈跳动了! 见惯了大风大浪,但遇到这种机会仍然没法淡定! 当年。 华夏土地上的文艺工作者,承受着多重的压力。 深耕于土地,但依然眺望着星海。 能不能有一个中国人,可以在金色大厅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进行新年音乐会的表演? 这些甚至似乎有些为难,不太切实际。 所以前辈们遐想着。 是否会有第一个中国人,能去金色大厅指挥? 通过外交,通过文化交流,如果能进金色大厅演出,将会是一支什么样的中国乐团? 这些问题,当年,在那群文艺工作者的脑海中萦绕不已。 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啊,不只是军事,科技,经济上的。 也有文化。 当年,国内的顶级交响乐团,哪怕经过改制,演奏水平大幅上涨。 但仍然不敢来到金色大厅。 是的,不敢。 因为,如果国内交响乐团来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即使演出很成功,但很难产生轰动性的效应。 这不是妄自菲薄,因为当时的现实,就是“班门弄斧”。 换成当地人的视角,那便是...... 【你一个外国人,西洋古典音乐的起步也晚,你拿什么和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西洋音乐顶级交响乐团去比?】 维也纳观众挑剔到什么程度? 专业到什么程度? 人家会带着总谱过来,评判指挥的动作,评判乐团的演出。 任何一个顶尖乐团来这里,面对维也纳观众,那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一点都不夸张。 全TM硬核粉丝。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个传奇。 在没有现代音响测试仪器的情况下,不仅建造的美轮美奂,而且音响效果无懈可击,甚至让后辈音响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 被称为国外版本的巧夺天工系列,一点也不为过。 世界上,几乎无数顶尖乐团,无数顶尖指挥家,演奏家。 都来这里演出过。 水晶灯反射纯金金箔,楼门正体的三座雕像是意味着“音乐”“文学”与“美术”的希腊女神。 进入大厅,四尊金色的音乐女神雕像守护着三组镂花壁窿,里面是音色的管风琴。 厅的两厢依序站立着三十二尊双手交叉在胸前的金色音乐女神雕像。 十盏高大的水晶吊灯和许多水晶壁灯,把天棚顶上的描绘古希腊艺术之神的彩色绘画和整个大厅照耀得金碧辉煌。 光彩夺目。 每当举行盛大音乐会时,大厅里便鲜花簇拥,四溢的芬香和优美的音乐常使观众深深陶醉。 在上场前,整理衣冠的镜子是水晶玻璃,走的是拼花地板。 和意大利威尼斯的叹息桥有异曲同工的设计之妙。 所以,这也被乐迷称之为“叹息走廊”。 意为上场演出如上刑场一般,永无后悔之日。 “你是什么大师?” “不管你是什么神仙,来这里都得接受维也纳乐迷的审判,懂?” ..... 可想而知,当年的前辈们压力是如何之大。 为了扬长避短......是的,扬长避短。 在这种期盼中,民族乐团来了。 当时前辈们艳羡的,为止努力拼搏的梦想,随着国力强横的如今,竟然显得有些“可笑”与“卑微”。 后人环顾,满是一种辛酸。 那个年代,可是文化狗贼横行无忌的日子。 比如古早以前被杰哥怒怼过的某位过气公知。 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先生。 长头发大饼子脸,摇着扇子小眯眯眼。 三个月没刮乱糟糟的胡子,大圆盘子身材救生圈肚子。 文能闭嘴放洋屁,武能醉驾碰碰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