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1 进南荒-《仙不容人》


    第(3/3)页

    燕国王位传给公子夜华,其他夜氏王族将死战不退,以谢万民。

    庞大的人口迁徙开始了,在唐国的威压下悲剧了数十年的燕人,突然爆出难以想象的能量和感人情怀。

    让妇女和孩子先走成了燕人绝大多数的共识,北方数郡逃不出来的百姓尽皆就近依托防御,死战到底。

    一个边军的同袍在他身边倒下,而这个燕人最后为他做的一件事竟然是砍下了他的头颅,相比之什么虚无缥缈的留个全尸什么的。不让这具身体日后成为一个没有感情的僵尸,大概更有尊严一些。

    这个士兵没有存活了太长时间,甚至都没有人来得及记录下来他是第一个这么做的燕人。但是,他的这个选择却瞬间传遍了燕地,在战场上蔚然成风。

    在燕国的大地上,无数壮烈男儿在沙场上慷慨激昂的吼道。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被围困在村庄,小镇,城池里的燕人,不知何时便学会了同一歌。在打退了一阵雪国人的进攻,或者稳住了一阵僵尸的攻势之后。甚至是防线崩溃,即将身死的时候。燕人所在的地方都会响起这歌。

    “踏破头颅兮,生死立判!”

    “壮士一去兮,不再南看!”

    “我先去,你再来。”

    “我先战,你再来。”

    “我先死,你再来。”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我已去,你快来。”

    “我已战,你快来。”

    “我已死,你快来。”

    “我已死,你快来。”

    燕国大地上,雪国大军所过之处,战火遍地。坚壁清野的大火也格外旺盛,而代表人类生活的灯火,却一下子消失了。

    从天空中看下去,真有一层黑色的幕布慢慢从大6的北方掩盖下来之感。

    ......

    ......

    ......

    这词也是引用,略改编,有知道出处的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