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拔河比赛-《晚唐逆流》


    第(3/3)页

    消息一公布,大家都觉得十分有趣,积极性很高。很快的,各军的参赛队伍都组织好了,忠义军六军出了七队,分别是中军一队,由契必鸿带队;中军二队,由李释风带队;左虞侯队,由褚良带队;右虞侯队,由裴仁带队;青龙队,由郭琪带队;白虎队,由高慈带队;朱雀队,由冯凭带队。外加李鋋的神策军组织一队,共是八队。每队千人,通过抽签决定对阵情况,捉对对决,争夺最后的冠军。

    比赛当日,宽百步,长达数里的朱雀门横街两侧人头攒动,观者如林。长安城里的百姓都不去看灯了,全都跑来看忠义军拔河。

    唐代,拔河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体育运动。但和后世人熟悉的拔河稍有不同。唐代的拔河,左右两队不是面对面的拽,而是背对背的拉。并且,拔河用的绳索,不是从头到尾只有一根。而是在一根主索上,两侧各有数目不等的小索,往往小索可达上百根。每人将一根小索挂于胸前,用力拖拽。这样,参与的人数更多,拔河的规模也就十分宏大。

    很快,总共八千人的参赛队伍就全部到了指定的比赛地点了。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第一阵,左虞侯队对青龙队。各就各位!”声音响彻云霄,在场的数万人竟然全都听得清清楚楚。

    张寻坐朱雀门城门楼子前的观礼台上,好奇的问身边人:“这少年哪找的?声音竟如此洪亮?”

    参军郑准答道:“属下恰好认得他,他是白虎军的一个小校,名叫许诤言。当初在许州时,我与他同在翟将军的麾下。”

    张寻点了点头,继续兴致勃勃的观赛。

    此时虽是寒冬时节,比赛场上,两千个参赛选手却全都脱光了上身,赤膊比赛。观赛的百姓未料会出现如此场景,有些脸皮薄的少女,竟羞得掩面离开了。而剩下的观众之中,则暴发了一阵“喔”的声音。长安城的百姓这才知道,忠义军原来都是纯爷们。不仅如此,每个士兵都健壮如牛,浑身腱子肉,是爷们中的爷们,汉子中的汉子。

    至此,长安城的百姓们才知道,原来忠义军如此秋毫不犯,没有别的特殊原因,只是因为军纪太好。这虽然更让人不可思议,但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很多人开始觉得,如果忠义军能永远在长安驻扎下去就好了。与民无争,又能保一方平安,这样的军队,天底下上哪找去?

    赛场上,是肌肉与肌肉的较量。赛场边,观众也自发有了各自支持的队伍。虽然各队都有拥趸,但很明显,每当白虎队上场时,加油助威声最为洪亮,其中,甚至还夹杂着一些尖叫。

    张寻不禁摇头苦笑,没想到在唐朝,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颜值最高的白虎将军高慈,显然只用外表就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

    高慈也不负重望,在一大群少妇少女的尖叫助威之下,一路杀入了决赛,对阵另一支实力派队伍,由契必鸿领衔的中军一队。

    由于杀入决赛的队伍已经连战两场,接近力竭。为了决赛的观赏性,比赛暂停,进入了休息时间,让选手们恢复体力。

    就在这时,忽然一匹快马沿着朱雀大街飞奔而来,一路大声喊着“让开”。观赛的人群纷纷闪避,有的甚至连滚带爬。张寻皱起了眉头,说道:“把那人拿下!”

    不一会,纵马驰骋之人被带上了门楼。张寻一看,心说不妙。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暮的贴身侍卫,靳小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