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拔河比赛-《晚唐逆流》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光启二年。张寻在唐朝已经生活了五个年头,迈入第六个春秋。
张寻伫立于丹凤门的城门楼子上,向北望去,可以俯瞰整座大明宫。眼前壮丽的宫室让他诗兴大发,遂高声吟诵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好诗!好诗啊!”身后众将纷纷赞叹。
“唉,这诗不是我写的。”张寻颇有些遗憾的说道:“不过,却很像是在写我啊!”
年过三十,张寻也有了伤春悲秋之叹。特别是,面对眼前这座雄伟华丽一时无两,却又已经人去屋空,恍如失落的遗迹一般的大明宫时。
“九哥,皇帝老子又不在,让将士们进宫耍耍,开开眼界又有何妨?”贴身侍卫宋蛮在一旁打趣道。
张寻瞪了宋蛮一眼,回头对行军司马裴仲说道:“传令下去,封锁皇城和大明宫,禁止闲杂人等入内。如有违背,格杀勿论!”
宋蛮吓得一缩脖子,吐了吐舌头。
自从河东军退回了河中,张寻也领兵离了东渭桥。但他并没有回归本镇,而是率领忠义军直接进了长安城。
当时,偌大的长安城早已成了一片无主之地。外无人守卫,内无人管理。家家闭户,盗匪横行。很多市井豪徒走街窜坊,打家劫舍。百姓们则自发组织起来,守卫各自居住的坊子。到处都上演着弱肉强食,俨然一片野蛮的丛林。
但忠义军进城那天,城中安静了不少。从前横行的盗匪,因怕丢了性命而越城而走。更多的百姓则如临大敌,在壁垒森严的坊子里,做好了被忠义军攻坊的准备。那些不想与自己的家园共存亡的人,早已逃之夭夭。留下来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人在坊在。
然而,忠义军除了在每座坊门前贴了一张安民榜之外,一步都没有踏入过任何坊子。就连名妓聚居的平康坊,都无人踏足。
这可真是奇了!
长安城里议论纷纷。这些在天子脚下生活了一辈子的老长安人,什么市面没见过?哪曾遇到过不抢东西,不乱杀人,不玩女人的军队?这完全是在挑战这些皇城根儿人的常识!
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长安人理解不了忠义军,就要编造一些故事,以拯救自己眼看就要碎成一片片的世界观。起初,有传言说,忠义军全都信佛,是一支僧军。因此能严守杀戒、色戒。
但是后来长安人发现,忠义军没有一个是秃子。全都有头发。并且也宰羊,也吃肉。说是僧军也太扯了。
于是,又有传言说,忠义军是大宦官田令孜的亲信之军,全军上下,统统都是阉人!这就能解释为何忠义军连平康坊都不去了。
但相信这个传言的人不多。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宫中的宦官抢起东西,杀起人来,比正常人还要狠上十倍呢。不可能像忠义军这个样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