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刘巨容和王铎-《晚唐逆流》
第(2/3)页
这可吓坏了刘巨容。他马上写信向张寻解释,说自己并非猜疑忠义军,只是城中实在没有营房安置云云。并再次派出一队人马,向忠义军送去大批猪牛羊等牲畜。这一次郭琪没有不依不饶,收了牲畜,将之前扣押的襄州兵全部放归。
但是,忠义军并没有返回邓州,而是去了谷城,占了县城。对外宣称,是为了保护襄州,防止房州的鹿晏弘再次进攻。
房州被鹿晏弘占了,谷城又落入忠义军的手里。刘巨容虽然恼火,但也为自己平安度过了这次劫难而感到庆幸。他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落入张寻的股掌之间。
一个月后,刘巨容忽然接到大唐天子的一纸诏书,调他回朝任职。山南东道节度使的位子,则由义成军节度使王铎接替。限其一个月内离镇。
这个消息仿如晴天霹雳,让刘巨容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自己在山南东道呆得好好的,怎么说调就调走了呢?
原来,这只因张寻的一份奏折。
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张寻细数刘巨容的不称职之处。第一宗罪,不能保境安民。连鹿晏弘这样区区三千人的一支流寇都不能抵御,竟然转瞬就丢了房州。第二宗罪,刻薄对待援军。忠义军不辞辛劳来襄州援助,却在战后被拒绝入城,只能风餐露宿。可见刘巨容之刻薄寡恩。第三宗罪,纵容下属。战后,襄州军不但不感谢忠义军的援助,竟然还到忠义军营中挑衅,使两军爆发冲突。可见刘巨容御下不严,难以胜任节度使之位。因此,张寻要求免除刘巨容节度使之位,并且建议让义成军节度使王铎接替做山南东道节度使。
张寻这份奏折,其实理由略为牵强,有构陷之嫌。但是其实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办这件事。与这份奏折一起抵达西川的,还有给田令孜的巨额贿赂,以及一封由田令孜的干儿子,忠义军监军田匡荣亲笔写的信。
信中添油加醋的说道,刘巨容的府上有一个神秘的术士,名叫申屠生。会点石成金之术,是田匡荣亲眼所见。田匡荣还说,他的干叔叔陈敬瑄路过襄州时,也曾亲眼见申屠生演示过此术,的确是真的。所以,如果田令孜想得到这个申屠生,就必须把刘巨容调到西川田令孜的身边去。
有张寻的贿赂,又有田匡荣以点石成金之术劝诱,田令孜自然就同意将刘巨容调走。他当然不知道,田匡荣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写下的这封亲笔信。
不过,尽管田令孜实际上把持着朝政。尽管他内心深处非常想将刘巨容调离山南东道,这事还是不能太过轻易。毕竟现在这个时候,藩帅就如同土皇帝,不是说调就能调动的。而且,调走刘巨容,让谁来接任呢?
张寻的奏折,巧妙就巧妙在,他提出替换刘巨容的是王铎。
当初在关中围剿黄巢时,王铎曾经是天下兵马都统。虽然被杨复光架空了,事后依然获得了封赏,当上了中书令。
重返朝廷的王铎,自恃功高,处处与田令孜为首的北司宦官们对着干。终于惹恼了田氏,被寻了一个借口逐出了朝廷,出任义成军节度使,治理郑、滑两州。
郑、滑与汴州接壤。因当初朱温投降唐廷时,时任天下兵马都统是王铎。王铎依照职权,授给了朱温大唐的官职。算是对朱温有知遇之恩。所以当王铎出任义成军节度使后,朱温对他很是恭敬。王铎在郑滑待得还算舒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