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柘城的秘密-《晚唐逆流》


    第(2/3)页

    “为什么要停止前进?我们原本有先发制人的机会……”副将张归弁对他哥哥的决定很有些不解。

    “是朱温。”张归厚以为自己说出这三个字,弟弟就能懂了。

    “我当然知道是朱温,那又怎么了?哥哥何时怕起了朱温那厮?”

    “我不是怕。”张归厚不得不解释道:“如果这支唐军的统帅是朱温的话,那我有九成把握,他们的目标不是陈州。”

    张归厚一听,也有些回过味儿来了。最初得到关于这支唐军的情报时,太康巢军的主帅黄浩曾分析,唐军的目标很可能是陈州。这是唐军一盘大局中的一步险棋。在外围巢军的注意力全都被北面的沙陀军吸引过去的时候,派一支偏师直捣防御空虚的陈州大营,可谓奇招兼险招。因此,黄浩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派人来拦截。

    然而,曾经在一个战壕里蹲过的张归厚,深知朱温的品性。这种人,从来不会考虑什么大局。而且,绝对不会,亲自去做一颗险棋。

    所以,张归厚敢说自己有九成把握,朱温的目标不是陈州。

    “那他要去哪儿呢?”

    “不是亳州,就是颍州。他在趁机扩张地盘。”

    “这家伙。”张归弁的语气听上去很复杂,似乎既有不屑,又有钦佩。“到哪都没变啊,还是从前那个吊样儿。那我们怎么办?”

    “静观其变。我们的任务,是保护陈州的安全,并非与朱温拼命。”

    两军隔五里对峙,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事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率先坐不住了的,是朱温。

    推算时日,沙陀军应该已经到中牟了。朱温本想趁这个机会先把亳州捞到手,然后再跟在沙陀军屁股后面捡漏捞军功。如果在这里耽搁久了,功劳就都是沙陀人的了,他朱温的亏可就吃大了!

    可是,朱温又不能无视五里外的巢军。他前脚拔营,巢军后脚就有可能追杀上来。到时敌我士气此消彼长,很可能会吃败仗。

    朱温思前想后,决定主动进攻。

    凡是两军对垒,谁先沉不住气,谁就先失了一手。这场仗,汴军打得异常艰苦。张归厚虽然最近屡屡吃败仗,却不是因为他的带兵水平不行。主要是受了大势的影响。实际上,张归厚是一个有勇有谋的统帅。三千巢军在他的指挥下,沉着应战,进退有据,给急于结束战斗的汴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然而,大势的意思就是,走运的一方,总是如有神助。背运的一方,总是很倒霉。

    就在两军打得难解难分之时,一支骑兵,忽然出现在了巢军的背后。更可怕的是,这是一支清一色使用“马槊”的骑军。巢军被摧毁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常识。即便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巢军,曾经跟着黄巢从福建一路打到广州,又从广州一路打到长安的骨灰级老兵,也从来没有在一片战场上,同时见到过超过一百根马槊。

    “三百根?”张归弁惊得嘴都合不拢了。

    “至少四百。”张归厚咬着嘴唇说道,“撤!这一定是一个圈套!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