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菀窳阁阁主-《晚唐逆流》


    第(2/3)页

    不一会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妙龄少女。宋蛮打趣道:“彩梦姐何时成了看大门的了?”

    彩梦没理宋蛮,而是向张寻施了一礼,道:“侯爷在浮桥上时,阁主就知晓了。此时正在阁上等候。”

    张寻摇头笑笑。安化公主当初执意要在河边建这么一座高阁,张寻认为太过招摇,没想到原来还能起到瞭望台的作用。

    别看从外面看菀窳阁只有三层,实际却是七层。这是一种唐代颇为流行的“明三暗七”的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分别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一层顶阁。

    安化公主就在第六层,即最上面那个明层。张寻沿着窄小陡峭的木制旋梯爬到五楼时,已是气喘吁吁。他是独自一人,遂不顾什么体面了,一屁股坐在五楼的楼梯上歇气。

    不能这样气喘吁吁的去见安化,张寻心想,到时候还不被那小妮子嘲笑死?一会儿必须气定神闲,必须要有一个侯爷范儿!

    张寻终于把呼吸调匀了,又做了几个深呼吸,才缓步上了六层。六层的门是打开的,张寻看到,安化公主此时正背对着自己,凭窗远望,任长发随风飘起。

    一年不见,安化好像长高了。张寻心想,他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微臣叩见公主。”

    “这里没有公主,只有阁主。不过,你还是叫我蝉娘吧。”安化转过身来,小脸仍然带着一点婴儿肥,但明显比一年前更有女人味了。“小时候在大明宫,爷娘都是这么叫我的。”

    认识一年多了,张寻才知道安化公主的名字是李蝉。

    “这里,蝉娘可还住的惯?”

    “当然住得惯。这里跟长安的天气是一样的,可比一年四季潮兮兮的西川强多了。”

    “邓州的气候,比这里还要好些,春秋两季不见一点风沙。公主……阁主可想搬过去住?”

    “真的?”李蝉的眼睛放着光:“你敢把我领到邓州去了?”

    “阁主这是什么话,这我有什么不敢的。”

    “如果我在邓州,你还敢在那个什么赔钱娘的眼皮底下来见我吗?”

    “是裴七娘。”张寻纠正道。“你怎么说得我好像金屋藏娇似的。我做这一切,都是怕公主离了皇宫,吃穿用度没有保障。你可以理解为是我作为大唐臣子的本分,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君子的责任感,毕竟当初是我把你带出宫的。您可从来都是自由的。”

    “呵。”李蝉冷笑道:“本宫可不稀罕你的什么本分,什么责任感。既然我是自由的,那你把我送回成都吧,我要回去做公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