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明代的官窑更是从来都没有仿制过宋代定窑! 但是,明代的民窑中却时有仿定窑的瓷器产出。 根据朱琰《陶说》中所说:“饶镇仿定器,用青甲石粉为骨,悦份定。质粗理松,不甚佳。”的这一段文字中,就可以判断出。明中晚期民窑所仿制定窑瓷器,其结构质理粗松,颜色多呈现青黄色。 而民窑的老师傅们为了掩盖这种“不甚佳”的青黄色,通常会在烧制前特别上一层黄釉,使之烧出后的颜色呈现出明亮的“黄白色”。 这些明中晚期民窑所仿制的定窑瓷器,流传到了现代后,经常会被某些古董店当作是宋代出品的定窑瓷器卖给一些不懂分辨的收藏家。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两者之间,一种不过是提前了两三百年的宋代官窑出品,另一种则是晚了两三百年的明代民窑产物,如果放到现今来说,这两种瓷器都是古董瓷器,价格就算有差别、也不会相差的太离谱吧。 其实这种想法绝对是错了! 首先,官窑和民窑就有天差地别的区分! 虽说民窑瓷器中也有不少精品流传于世,但在世人的认知概念中(同时也是事实),顶级的烧瓷大师的手艺都是一代传与下一代的,而这种传承手艺也只会传承于官窑的匠人家族当中。 民间的那些烧瓷大师,不管是从底蕴上来说,还是从传承手艺上来说,其落后的可不止是一哩半哩的差距。 另外,“宋代定窑”和“明仿宋定窑”中的一个“仿”字,就已经论定了这两者之间的身份差别!(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