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六章 随意莫复问-《神通如意传》


    第(2/3)页

    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唐平这一通排比句侃侃而言,虽说是在背书,可是他表达的实在太有感情。

    石放发现这么多年过去,唐平身上这种纯粹的学术气质,是他怎么也学不来的,不由得心里微微有些嫉妒,更多的,则是佩服。

    “他还是没有完全吸取秦亡的经验。”唐平说道。

    “秦亡的经验?”石放侧向唐平道。

    “都说秦亡于暴政,可能么?秦亡,恰恰是急政造成的。天下初定,六国的贵族尚存喘息之力,他却急于筑长城统货币,西征匈奴,北伐异人,中原的民众们不堪重负,还对故国有思念之情,所谓潇湘一夜风云起,秦时明月没危澜。

    赢政一死,赵高一纸伪诏,下令赐死扶苏,把个次子胡亥扶了起来,结果自己倒被他整死了。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一动,六国的势力便暗中联络,联合起来,纷纷造反,最后嘛,倒便宜了刘邦。”唐平说道这,握了握拳头,摇了摇头。

    “呵呵呵,这扶苏也不过是个笨蛋,别说那遗诏是假的,就算那诏书是真的,也可以把它当是假的。”石放笑道。

    “哦,怎么个假法?”唐平来了兴致。

    “有西北蒙恬的***军在手,正东北的王离还有十二万铁骑雄踞关东,这个秤砣般的扶苏居然对一纸诏书问都不问,自己饮剑自刎,大好河山拱手于人,徒惹后人耻笑。”石放叹道。

    “哦,石头,那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唐平眼光一闪,听得有趣,想知道这石放有什么想法。

    “是我?呵呵,随便说说啊。”石放眼睛瞥了眼唐平,知道他想考较一番。

    “没事,你说,我听听。”唐平说道。

    “先斩了来赐死的使者,说他伪造遗旨,立令蒙恬,兵发咸阳,再昭告天下,说赵高挟持胡亥,图谋纂政,兴暴于民,苛捐杂税尽出其手,致使百姓负担重重,民不聊生。

    再休书各路将军,说先王驾崩,遗诏新君为我扶苏,命他们恪守己道,原地待命,各路官员一律照先王之命办差,如有违抗以谋反定罪,没有扶苏的命令,各部官员及各地将领不得妄动。

    同时立即以皇帝的名义,拜蒙恬为上将军,统管天下兵马,再命王离入咸阳平叛。”石放说道。

    “蒙恬会听他的么?就算蒙恬会听,这王离会听扶苏的么?”唐平问道。

    “天下知嬴政之将者,蒙恬也。武将当中,能知道嬴政想法的,只有蒙恬。

    试问有哪个皇帝,会让一个不看好的儿子,手握二十万兵马驻守边关。真的要惩罚他,去了他公子的身份,软禁起来足矣,何必还让他带兵。

    这皇帝要么是个笨蛋要么是个天才,以嬴政的智商,他会是个笨蛋么?他若是个笨蛋,不是死在赵国就是死在返秦的路上,哪还有什么机会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君权交替,四面危机,遣扶苏去边关,这就是摆明了先把扶苏送出去保护起来,让他远离宫廷是非之争,只要他兵马在手,一旦天下有变,大旗一举,谁敢不从?”说道这里,石放向前走了两步,用手一挥,仿佛这里就是千年前的战场一般。

    “那王离呢,他可是奉命去接替蒙恬的?”唐平眼睛一眯,在石放身后问道。

    “王离本就是名将之孙,他要去接替蒙恬,无非徒的两样。

    第一,他是站队选了胡亥,指望新军登基,自己就是擎天之功。

    第二嘛,自己又可盖过军中宿怨蒙恬,成为上将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