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何谓态度?-《姑娘,让我格一下》
第(2/3)页
“上原王氏和你们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大周朝廷都可以付出等量的代价。”方巡说。
“你们的玄重卫应该早就把这些事情打探明白了吧。”玉墉说。“上原王氏给我们的东西倒也不多,重要的还是态度。”
玉墉的话语说得十分暧昧。
态度?
尽管他没有明说,但在场的众人也都对于这所谓的态度心知肚明。
从拜火神教诞生以来,大周朝廷对于他们的态度自始至终便只有一种:赶尽杀绝。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流逝愈演愈烈,在瑞平年间甚至爆发出了“建阳讨逆”此等规模的大战。朝廷不惜调动整个江南三十郡的军队,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也要攻下建阳城,就是为了表现出自己与魔教势不两立的态度。
这是大周统治的根基,是绝对不能动摇的事情。
而反观上原王氏那边,他们之所以能够和拜火神教达成合作,也是由于他们在对抗朝廷这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利益。
由于上原王氏并非名义上的帝国统治者,他们可以不用顾忌自己的手段如何,纵容拜火神教发展带来的反噬也可以将责任推到朝廷身上。
其实说到底,拜火神教和朝廷之间的矛盾也是可以调和的,毕竟拜火神教并不是意图谋逆的乱党,而更像是一群浊气修士自发聚集起来形成的组织。
“态度之类的东西,已然不再重要了。”方巡说,“大周朝廷和上原王氏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河东地切断太行八陉,帝国的皇帝也带着北衙禁军抵达邺城,现在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宁静。”
“我此番前来武陵,正是为了找到诸位。”他的声音一顿,笑道:
“而后让诸位站队。”
“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上原王氏隐忍千年,偏偏在太康年间选择动手?”马缙不屑地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什么能够预知未来的先知。”
方巡笑道:“我当然不是先知,但这里不是有两位燧镰的高人吗?”
玉墉和玉璞沉默不言。
他们的眼中闪烁起星力的光泽,好似是在与什么人沟通。
眼中光芒消退,他行了个复杂的礼节,近似于临渊阁而又更为繁琐。
“河东王殿下,神教行事讲究回报,相信你明白这一点。”显然玉璞已然得知了方巡的真实身份。
“当然。”方巡道。
“你真的要同意他们的条件?和大周朝廷?”郑长夫的眉头紧皱,显然是十分抵触这一点。
“这是教主的意思。”玉墉淡淡说。
此话一出,无论是马缙还是郑长夫都收起了反对的心思。
在神教内部,教主的威信胜过一切。即便他们从未见过这位神秘的教主,但他的影响却无处不在。
所有背后咒骂他的人,无一例外地都死在了第二天。七窍流血,死状极为凄惨,其中甚至包括了几位六转的首座。
在武陵郡的荒山野岭,拜火神教和大周朝廷的代表竟然面对面地敲定了一份协议,这在往日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天方夜谭。
当然,前提是有七转的温折雪在。
协议的内容很简单,拜火神教需要中断与上原王氏的所有合作,并在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朝廷与王家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为此,大周朝廷会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层面支持。
方巡签订协议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要求他们加入朝廷阵营,不过拜火神教倒是很乐意。
上原王氏的作风傲慢至极,恶心他们的次数也不在少数,拜火神教高层早就满腹怨气,如今可算不用再被那群伪君子使唤来使唤去,自然乐见其成。
“我需要一批充满魔气的灵石。”方未寒加了个条件。
玉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问:“广陵王殿下要这个干什么?”
“自有用处。”方未寒说。
玉墉眼中再度闪烁起星辰的颜色。
片刻之后,他表情微微一变,变得有些热情。
“没问题,过几日我便差人送至殿下手中,”玉墉笑着说。
方未寒微微一怔,没想到事情办得这么顺利。
他都做好了各种借口,没想到最后都没有用得上。拜火神教何时这么好说话了?
签完协议之后,拜火神教的人走得很干脆。东宫卫率为他们让开一条路,在赵二爷的带领下返回武陵。
方巡走到他身边,拍拍肩膀,说:
“我知道你现在有很多想问的问题,我在武陵最好的酒楼等你。”
“现在你应该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他对着一旁安静等待的少女努努嘴示意,而后自己吹着口哨策马离开。
方未寒:“……”
天地间只余他和温折雪二人,日出远悬,薄雾反射着微微的光。
两人相顾无言,话语唯有沉默。
她心中一颤,这种近似于冷暴力的沉默让她有些不安。
“小……小寒?”温折雪试探般地说,声音中带着一丝讨好的意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