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阅-《我为皇帝傲啸西晋》
第(2/3)页
司马遹站起身来,朝着惠帝拱手一礼,"父皇,阅兵之事已经准备妥当,请父皇下令!"
惠帝闻言站起身来,龙目扫视殿下群臣,格外精神,"今日,朝廷举行大阅盛事,请在京之宗室至亲,文武百官,各国使节,同去观师,以饷盛事!"
"遵旨!"群臣齐声高呼,下跪行礼.
不久之后,闾阖门大开,殿中都尉与殿中校尉左右开道,金鼓,羽葆,鼓吹,铃下,信幡,幢翳等依序而列,紧接着就是惠帝乘坐天子法车在禁军们的护佑下,缓缓出城,而司马遹则是乘坐着安车紧随其后.
室室王公,文武百官各乘与其身分相符之安车随行,一路之上,天子龙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羽葆鼓吹交相奏鸣,声乐不绝,整个出行的场面显得极为隆重而又宏大壮观.
出了城门之后,司马遹隐隐地听见,洛阳北郊都在唱颂着一首歌谣,其声乃大,惊天动地,仿佛整个天地都在回响,那是....百姓们在唱?
"从天道,握神契。三时亦讲武事,冬大阅。鸣镯振鼓铎,旌旗象虹霓。文制其中,武不穷武,动军誓众,礼成而义举。三驱以崇仁,进止不失其序。兵卒练,将如虎。惟虓虎,气陵青云。解围三面,杀不殄群。偃旌麾,班六军。献享烝,修典文。嘉大晋,德配天。禄报功,爵俟贤。飨燕乐,受兹百禄,嘉万年!"
待唱到最后一句,"嘉万年"三字时,整个天空轰然一静,但心中被歌谣所引动的热血却依然在沸腾,在奔跑,在欢呼!
直至,百姓们再次高声齐唱了起来,让人心中的激动永远奔流不息!
"他们这是唱得什么?"掀开车帘,司马遹对着旁边正骑马随侍的司马雅问道.
司马雅好似也在嘴里低声的吟唱着,一听殿下询问,他赶紧挨近前奏道,"启禀殿下,这首歌谣名为从天道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反正自武帝陛下第一次大阅之后,这首歌谣就已经传遍天下,后来武帝陛下听闻之后,也曾明发诏旨,每到大阅之时,满城百姓都要齐唱从天道以颂壮举!”
“喔!”散了车帘,司马遹又坐回安车之内,脸上带着若有所悟的微笑!
从天道,握神契?
什么是天道?朝廷才是天道!
什么神契?皇帝的令旨才是神契!
这首歌谣,只怕还是由皇爷爷令人传唱出去的。
由此可见,形式主义即便是在封建时代也很是流行啊!
整个城内城外,旌旗飞舞,刀枪林立,歌声如海啸一般宏大威严,庄严肃穆的气氛自然而然地便浮现在所有人心头,除了被歌谣所感染的那些人之外,所有人都板着一张脸,生怕脸上的表情有所不妥从而亵渎这次盛事!
这其中,最为震憾的人不是洛阳的官吏与士绅百姓,因为即便这种盛事他们已经有十年没有见过,可是他们心里激昂的却是热血不息,朝廷雄师威武壮观,他们身为晋朝治下百姓,人人都是与有荣焉!
汉人,从来都是九州之主,中原的上国邦民!
这是所以洛阳百姓们心中的骄傲,无以言表,只能以歌谣和之!
至于那些四方蛮夷使节乃至于匈奴质子刘聪,他们的心中就只剩下了惊骇与恐惧,入目之处,尽是刀枪如林,寒光四射,军卒们士气高昂,百姓们也是真心拥戴,望不尽的军卒身影,听不尽的荡气歌谣,无不令人心驰神摇,甚至只想放声高歌以应和其声!
惠帝的銮驾从东阳门而出,然后又绕着洛阳城半圈奔赴宣武观,司马遹与其他的宗室王公,朝臣使节俱都紧跟其后,沿途依然是漫天遍野的禁军护佑在侧.
第(2/3)页